(一)个人简况 霍存福,男,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沈阳师范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法律文化论丛》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史、法律文化、权力问题等。 (二)入选各类人才情况 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6月任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99年11月30日获得中国法学会“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为第三批入选者;2005年4月,入选吉林省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2005年被收入《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第一卷)介绍(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7月版)。荣获“辽宁省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称号,入选第六届“沈阳市优秀专家”,入选第七批“辽宁省优秀专家”。 (三)行政及学术兼职情况 曾任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常务副主编·社长、《当代法学》杂志主编·社长,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全国法律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辽宁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会长。
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参与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1项,主持教育部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2项,参与主持国家“七五”法学重点规划项目子项目2项,主持吉林大学校级项目1项。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一般项目 《中国传统法文化精神研究》,项目编号:05BFX009,项目负责人霍存福,经费6.5万元。结项。 (2)重点项目 《传统中国的情理法研究》,项目编号:10AFX004,项目负责人霍存福,经费25万元。结项。 (3)重大项目 《法治文化的传统资源及其创造性转化》,项目编号:14ZDC023,项目负责人汪世荣,霍存福为子课题“《接续与再造——中国律典传统研究》(约15万字)”负责人。在研 2.教育部项目 (1)《改革中的刑法思想与司法实践》,国家教委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996年9月~1999年10月,项目负责人。已结项。 (2)《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4990071407,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第三批入选)。项目负责人霍存福,2000年3月~2002年12月。2003年完成书稿52万字,申请鉴定结项。2007年12月颁发合格结项证书(07JKSJ0002)。 (3)《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度重大研究项目课题”(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项目编号:01JAZJD820001。项目经费20.0万元,张中秋、霍存福为共同负责人。时间2001年5月~2003年12月。2004年10月完成书稿61万字,申请鉴定结项。2007年12月颁发合格结项证书(07JJD0091)。 (4)《语言的变迁与法律文化的生成与转型:从汉语言透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年度重大科研项目招标课题,项目负责人霍存福,项目批准号:06JJD820003,经费20万元。结项。出版专著:《汉语言的法文化透视》,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240千字。 3.国家“七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子项目 (1)国家“七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协助栗劲教授主持其中的“清代卷”,霍存福同志任副主编。1984年~1986年。已结项,成果为:栗劲主编,赵国斌、霍存福副主编:《中国法律思想通史·清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版。 (2)国家“七五”“八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法制通史》,协助韩玉林副教授主持其中的“元朝卷”,霍存福同志任第一副主编。1986年~1996年。已结项,成果为:韩玉林主编,霍存福、李淑娥副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元》,法律出版社1999年1月版。 4.吉林大学校级项目 《唐式辑逸与式文研究》,吉林大学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项目,经费0.8万元。1993年-1996年。已结项。 出版专著:《唐式辑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版,497千字。 在研的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1项。 出版个人学术专著4部,译著1部(合译);主编《法律文化论丛》(每年两辑,已出版 10辑);协助主持(副主编)多卷本分卷著作2部,协助主持(副主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1.个人专著 (1)《权力场》(7个版本,11次印刷) A、《权力场——中国传统的智慧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 B、《权力场——中国传统的智慧研究》,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初版,1994年3月初版二刷; C、《权力场——中国人的政治智慧》,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2版; D、《权力场》韩文版,韩国汉城青林(PRUNSOOP)出版社1998年5月25日、6月1日、6月10日、8月11日三个版次、四次印刷出版; E、《权力场——中国人的政治智慧》,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第3版(修订); F、《权力场——中国政治的智慧》,沈阳出版社,2003年3月新1版(修订第四版); G、《权力场——中国人的政治法律智慧》,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 获奖:2006年12月,获得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之著作类三等奖;1995年12月,获吉林省政府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之著作类生等奖;1993年11月,获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第三次优秀科研成果之优秀著作奖。 (2)《复仇·报复刑·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唐式辑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1999年度吉林大学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资助立项项目)。 2.主编、参编著作 (1)栗劲主编,赵国斌、霍存福副主编:《中国法律思想通史·清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版; (2)韩玉林主编,霍存福、李淑娥副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元》,法律出版社1999年1月版; (3)高格主编:《保密法学》,金城出版社1995年1月版(霍存福撰写第四章第1~4节); (4)周安平、霍存福主编:《中华大典·法律典·行政法分典》,西南师范大学、巴蜀书店2013年5月版。 3.译著 [日]仁井田陞著,栗劲、霍存福、王占通、郭延德编译:《唐令拾遗》,长春出版社1989年11月(撰写编译序言,翻译1/3); 4.教材 (1)李景文主编,霍存福副主编:《中国法制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版; (2)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撰稿人霍存福); (3)张文显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8章修订人)。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优秀教材一等奖。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朱勇主编,王立民、赵晓耕副主编:《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4月版(本人撰稿第五章,合15000字); (5)赵晓耕主编,霍存福、侯欣一副主编:《中国法律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4月版(本人撰稿第六章,合37600字); 5.论文 (1)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绝大多数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包括《法学研究》《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当代法学》《北方法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甘肃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等;部分的发表在韩国杂志上,如《宋明清“告不干己事法”及其对生员助讼的影响》,发表于《民族文化论丛》第37辑第409-462页(韩国岭南大学校民族文化研究所)。有的论文被翻译介绍到日本,如《论〈唐律〉“义疏”的法律功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4期),被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林纪昭翻译介绍到日本。 (2)代表性论文主要有:《论〈唐律〉“义疏”的法律功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4期)、《论皇帝行使权力的类型与皇权、相权问题(上)、(中)、(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2、第3、第4期)、《唐式性质考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第6期)、《论元代不动产买卖程序》(《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文化性状与文化追寻——情理法的发生、发展及其命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3期)、《汉语言的法文化透视——以成语和熟语为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古中国与古罗马契约制度与观念的比较》(《美中法律评论》2004年第1卷第1期)、《法谚:法律生活道理与经验的民间形态——汉语谚语的法文化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用法恒得法外意”——魏晋玄学所追求的司法、执法境界》(《法律文化论丛》2013年第1辑,法律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等。 四、历年论文下载 2栗劲、霍存福:《试论秦的徒刑是无期刑——兼论汉初有期徒刑的改革》.pdf 5栗劲、王占通、霍存福《略论法的继承性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摘要)》.pdf
10论礼令关系与唐令的复原——《唐令拾遗》编译墨余录.pdf 21[美]马伯良著,霍存福译《唐律与后世的律——连续性的根基》.pdf 22正视传统 开创未来——《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座谈会纪要.pdf 30昝起鹰、霍存福:《从理学到汉学的嬗变——惠栋对宋儒理学的批判》.pdf 31徐岱、霍存福:《论戴震对宋明理学关于“意见之理”的批判》.pdf 32英国法理与中国人情的璧合——从一件信托纠纷案看到的.pdf 34饶鑫贤、俞荣根、霍存福:《唐律研究的新里程——钱大群教授主撰唐律系列著作专评》.pdf 36《龙筋凤髓判》判目破译——张鷟判词问目源自真实案例、奏章、史事考.pdf 41霍存福、李声炜、罗海山:《唐五代敦煌吐鲁番买卖契约的法律与经济分析》.pdf 43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文化性状与文化追寻——情理法的发生、发展及其命运.pdf 45霍存福、何志鹏:《法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制度构想》.pdf 47[日]仁井田陞著,霍存福、丁相顺译:《东亚法典的形成》.pdf 53论中国古代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以唐代法律与借贷契约的关系为中心.pdf 53(另)论中国古代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以唐代法律与借贷契约的关系为中心《美中法律评论》.pdf 54霍存福、武航宇:《敦煌租佃契约与古罗马租契的比较研究》.pdf 57霍存福、何志鹏:《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学教育及其改革进路》.pdf 59再论中国古代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以唐代田宅、奴婢卖买契约为中心.pdf 60法谚:法律生活道理与经验的民间形态——汉语谚语的法文化分析.pdf 61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的抵赦条款与国家对民间债负的赦免——唐宋时期民间高利贷与国家控制的博弈.pdf 63事务主义与官僚主义:谢觉哉论“躬亲庶务”与“委任责成”——写在《权力场——中国人的政治法律智慧》5版之际.pdf 64中国古代契约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敬畏契约、尊重契约与对契约的制度性安排之理解.pdf 65“合法合理,即是好法”——谢觉哉“情理法”观研究.pdf 68汉语歇后语的法律文化概观——以《杂纂七种》为中心的分析.pdf 69霍存福、刘晓林:《契约本性与古代中国的契约自由、平等——中国古代契约语言与社会史的考察》.pdf 70霍存福、刘晓林:《契约本性与古代中国的契约自由、平等——中国古代契约语言与社会史的考察(续)》.pdf 71“断狱平”或“持法平”中国古代司法的价值标准——“听讼明”、“断狱平”系列研究之一.pdf 72霍存福、冯学伟:《十卷书,百年学,千年史——〈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技术分析》.pdf 73霍存福、张靖翊、冯学伟:以《大明令》为枢纽看中国古代律令制体系.pdf 74沈家本眼中的“情·法”结构与“情·法”关系——以《妇女离异律例偶笺》为对象的分析.pdf 76“用法恒得法外意”——魏晋玄学所追求的司法、执法境界 法律文化论丛第一辑 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pdf 77霍存福、武航宇:古中国与古罗马借贷纠纷救济途径的比较研究_霍存福.pdf 81 霍存福 汉语惯用语的法文化剖析 法律文化论丛第3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页 19-34.JPG 82 霍存福 除本分利:成语中的合伙制形式 法律文化论丛第3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页65-74.JPG 83 霍存福、武航宇 古中国与古罗马民商事契约话语体系_省略_一份古罗马_卖地文契_引发的思考_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1).pdf 诛故贳误:成语中的法律文化琐谈 北京日报2014年12月8日第19版 自律、他律与法律 北京日报2015年3月2日北京日报第14版 86 87 人情与本分——中国式的权利概念及其语境,法律文化论丛第4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页114-117.pdf 88 从考词、考事看唐代官员的考课标准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4期.pdf 89 作家梁晓声的“法理.情理”观——《中国生存启示录.法理与情理》读后 兰州学刊2015年第7期.pdf 90 法言法语的跨文化比较,《法律文化论丛》第五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页1-42 .pdf 91 从敬而远之到感同身受,法律本与人人都相关——访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霍存福教授.pdf 92 93 从考词、考事看唐代考课程序与内容,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1).pdf 94 95 宋代_鞫谳分司_听_断_合一与分立的体制机制考察 社会科学辑刊2016(6).pdf 96 宋代法官的职业操守_对府州司理参军_司法参军的履职考察,北方论丛2016(6).pdf 97 赦事诛意 略迹原心《法律文化论丛》(第6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页102-112.pdf 98 汉武帝对问与傅隆议迁徙两案的_情理法_法律适用2017(6).pdf 99 唐张说《狱官箴》的论旨及其影响:法官箴研究之一,《法律文化论丛》第七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版,第1-30页.pdf
100 给宋代“鞫谳分司”制度以定位——“听”“断”从合一到分立的体制演化,北方论丛2017(5).pdf 101 西汉扬雄《廷尉箴》的主旨与贡献——法官箴言研究之二,当代法学2017(6).pdf 102 西晋傅咸《御史中丞箴》研究——检察·监察文化研究之一,北方法学2017(6).pdf 103 以道德语汇论说的“情法”关系——明清律学“恩义”“情义”“仁义”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pdf 104 纠正对朱熹的三处误读、误释:有关朱子所谓理法关系诸处,《法律文化论丛》(第8辑),第23-30页.pdf 105 霍存福、张田田:契约、协议、合同之辨:中国一组民法词汇的古今演变考察,《法律文化论丛》第9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版,第1-21页.pdf 106 沈家本“情理法”观所代表的近代转捩——与薛允升、樊增祥的比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6).pdf
办公室电话:024-86592466 办公室:沈阳师范大学 田家炳513 |